来源:中国油画网  文章作者:佚名

  6月24日,宁夏固原市六盘山北麓须弥山下,凉风习习。

  向山顶行进,端坐于半山腰的5号窟须弥山大佛被近30米高的脚手架上的绿色安全网遮了个严实,正在接受窟檐抢险加固前的勘察研究。环顾四周,大大小小的石窟遍布山体,将大坐佛众星捧月般地围在中间。

  宁夏须弥山石窟现存大小石窟162个、造像1000余尊,分布在连绵2公里的8座山峰的崖壁上。石窟初创于北魏,兴盛于北周、唐和明,距今1500多年历史,是宁夏境内最大的石窟群。历经千年自然风化侵蚀,特别是1920年里氏8.5级的海原大地震的破坏,须弥山石窟“山崩窟塌造像损毁”。1984年,“遍体鳞伤”的须弥山石窟迎来首次抢险加固修缮。今年4月份,须弥山石窟再次启动“全面体检”和“闭关治疗”,同时对现存185.47平方米的壁画进行修复。

  匠心苦旅

  宁夏须弥山石窟造像及壁画,是研究我国石窟艺术、民族宗教历史珍贵的实物资料。对它们的修复保护,是漫长的“匠心苦旅”。

  2016年8月,刚刚上任宁夏固原市原州区须弥山石窟文物管理所所长的王玺迎来了不小的挑战。彼时,时隔30多年风雨侵蚀,须弥山石窟一些珍贵的佛像和石窟逐渐风化脱落,彩绘壁画斑驳陆离;石窟雨水渗漏对佛像安全造成威胁;重达200多吨的须弥大佛防雨棚有可能掉落砸毁大佛……面对这些情况,王玺带领团队先后考察学习了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乐山大佛、麦积山石窟等文物保护的先进做法,决定启动新一轮的修复保护。

  文物修复,既要清楚残缺部分、错乱部位原来的形状、色彩、材料,又需弄清究竟恢复到何时何样的状态,修复后的状态是否与历史原状严丝合缝。

  “距上次大规模修复已经30多年了,留存下来的资料不多。”王玺一边跑北京到国家文物局寻求支持,一边拜访国内石窟文物方面的权威专家和上次须弥山石窟加固修复的参与者,为修复保护打基础。

  一次偶然机会,王玺在旧书摊上以500元的价格淘到了一件宝贝——由宁夏文物管理委员会主编的《宁夏文物》1988年第2期,其中刊登了须弥山石窟第一次大规模加固修缮的详细资料,这让王玺如获至宝。

  据文章所载,1984年,宁夏须弥山石窟加固修缮工程分期启动。经过5年的紧张施工,共加固处理危裂山体6处,修复遭损坏的洞窟74座,复原窟壁坍塌的大型窟室7座,修复大型造像3尊,恢复木构窟檐6座、亭子3处、圆光寺庙院1所……改变了须弥山石窟洞窟山体塌裂、窟室和龛像遭残毁或埋入砂石堆积之中、暴露在室外遭风蚀雨淋的衰败景象和“禅林无庙堂、寺院无殿房、登山无阶道、过沟无桥梁、石窟无名号、保护无设防”的破落状况,具备了保护管理和研究利用的条件。

  当年的考察测绘,初步为幸存的162座洞窟编制了序列号并进行著录,绘制出了窟区地形图、洞窟位置分布图、重点洞窟龛像实测图。

  “这是现有的关于须弥山石窟修复最详细完整的资料,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王玺说,为确保加固修复工作顺利开展,此次还专门邀请了参与上次修复的雷润泽老先生加入专家团队。

  闭关体检

  须弥山最大的石质造像,是位于5号窟中端坐的须弥山大佛。大佛高坐于唐代开凿的一个马蹄形石窟内,佛身高达20.6米,身披袈裟,头梳螺髻,双耳垂肩,面容慈祥,雕刻十分精细,为游客呈现了“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的奇观。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窟顶坍塌,佛身大部分裸露,严重风化导致佛像的手足皆毁、胸部蚀空,头部有不同程度破坏。1984年,针对洞窟裂隙和风蚀的岩体,文物修复团队采用高分子化学材料、聚合水泥砂浆和金属锚杆予以加固处理。由此,大佛便戴上了一个200多吨的拱形水泥防雨棚,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水泥帽”。

  随着时间推移,支撑窟檐的崖壁岩体不断风化,东西两侧出现多条裂隙。

  6月25日,记者在5号窟前仰望防雨棚,左侧支撑窟檐的岩体已经出现了至少7米的裂缝。

  “当年保护大佛的‘水泥帽’反倒对大佛的安全产生了威胁。如果窟檐失稳,将直接砸到佛像,造成极大破坏。”5号窟窟檐加固前期勘察研究项目负责人杨赫楠说。

  据介绍,勘察团队将通过工程测绘、区域地质勘查、窟檐现状调查、稳定性监测,对5号窟大佛及窟檐进行病害调查和稳定性评估,论证加固的必要性和整体思路。预计仅勘察研究就将耗时两年之久。

  “须弥山石窟佛像所开凿的山体为易风化的红砂岩,这一点和四川乐山大佛非常相似,勘察和加固难度较大,我们邀请了国家文物局权威岩土和力学专家参与此项工作。”王玺说。

  在5号窟窟檐接受勘察研究的同时,壁画修缮的相关4个窟也进入“闭关体检”程序。今年,须弥山石窟文物管理所共启动4项工程,除石窟加固一期工程和5号窟窟檐加固前期勘察研究项目外,还有壁画修复和石窟安防提升改造工程。

  修旧如旧

  走进须弥山51号窟,文物修复工作人员王一力蹲在6米多高的脚手架上,对大佛左肩壁画进行脱盐。

  51号窟开凿于北魏时期,是一座整山包掏空开凿而成的覆斗顶、平面方形中心柱窟,保存有近7米高的石刻大像6尊,是须弥山石窟最有艺术价值的石窟,被国内文物专家称为“须弥之光”。

  长期以来,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破坏,石窟壁画出现空鼓、起甲、酥碱等多种病害。

  今年4月,宁夏须弥山石窟文物管理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须弥山石窟的第1窟、第48窟、第50窟、第51窟中共计185.47平方米的壁画进行修复保护。

  “目前已经完成了第48窟、第50窟壁画的表面污染物清洗等工作,正在进行的第51窟壁画面积大、受损严重,任务比较艰巨。”参与壁画修复的专家王喜荣说。

  推开第48窟的铁栅栏门,一尊鎏金佛像映入眼帘。大佛双腿盘坐于台座之上,两手叠置,仪态端庄。冷光灯下,中心柱两侧经过清洗的壁画灵韵依旧。

  “我们第一次进入48号窟的时候,窟顶、四壁和佛像全身都是黑黝黝的。”王喜荣说,他们推断是当年修寺口子水库时,工人在石窟里生火做饭、取暖烟熏造成的。也有专家认为是千年来长明油灯熏、香烟燎所致。

  经过除尘、加固、清洗、封护,窟内中心柱西侧清晰可见一幅袒露右臂的佛像,面部威严。佛像旁边是一幅菩萨像,凤冠霞帔,富态华贵。

  王喜荣团队还在第50窟发现了“双层壁画”。

  第50窟又名“灵官洞”,开凿于唐代,清代进行过大规模修复,并对窟室墙壁进行题目为《灵官事迹》的彩绘,彩绘呈连环画式。

  “你看,这幅壁画右上角清楚地写着‘灵官点帅降’,是一幅双层壁画。上面这层壁画脱落的地方,还有一层,明代的图案、线条、颜料清晰可见。”王喜荣说,古代工匠修缮壁画时,不会将先前的壁画铲掉重画,而是在原壁画上抹一层草泥或白灰,再绘新画。“这大概就是须弥山石窟双层壁画的由来。”

  此次壁画修复遵循“最小干预,修旧如旧”的原则,还原壁画的原始风貌。根据修复进度,须弥山石窟壁画修复工作将于明年2月底完成。

  随着宁夏须弥山石窟一系列修复保护工作的有序进行,置身山巅,古丝路沿线的战马嘶鸣、驼铃阵阵将从历史深处奔涌而来。记者 张文攀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02日 09版)


·上一篇文章:2019中国艺术发展报告:网络文艺精品化渐成主流
·下一篇文章:“纪念启功先生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在京举行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51je.cn/news/news/207343542I6JAE8FA92E9B53FD4I.htm


【相关内容】

敦煌研究院创建“文化驿站” 全球共享千年石窟奥秘

白丽萍

《敦煌石窟全集》首卷完成编撰

王艳明

甘肃修缮大像山石窟石胎泥塑唐代大佛

浦丽娜

宁夏须弥山石窟博物馆建成开放

佚名

《阿尔寨石窟壁画》出版

勿日汗

甘肃麦积山石窟壁画精品已全部被临摹展出

王艳明

甘肃麦积山石窟壁画精品已全部被临摹展出

王艳明

敦煌石窟壁画被盗24天归还 现身管理员院落

佚名

敦煌现代石窟首幅壁画被盗 资金紧防范不严

董开炜